
凌晨四點半,每個人的電話鬧鐘陸續響起,但誰也不願意離開溫暖的被窩。屋外還殘留著剛下完雨的痕跡,地上濕漉漉,希望上林明山(Bukit Panorama)的路不會太難行。
梳洗后,隨便吃了昨天買的甜甜圈當早餐,我們于五點正在門口集合。上山的人數不少,林明山雲海的美,已經開始吸引四面八方的遊客,為林明這小鎮帶來生機。
越過吊橋,經過寧靜的大街,馬來人領隊把我們帶到山腳下。迎接我們的是一級級的梯級,靠著手電筒發出微弱的燈光照明,一步一步往上爬。
上了一段路后,天空開始清晰,因為我們已經在雲端之上。豆大的汗珠已經不聽使喚從臉龐滑落,調節呼吸的節奏,咬緊牙根把最后一段路完成。山頭已經擠滿了人,我也搞不清楚日出的方向,唯有架好三角架,在人群中趁虛而入。
幾次的經驗告訴我,登山必須隨著自己的節奏調整步伐,硬要跟上別人反而會讓自己的體力消耗得更快,陷入無法繼續前行的窘境,人生步伐也應如此,看來回到工作崗位時,必須認真思考這個問題。
探日出赴會光影饗宴
![]() |
1.靠著手電筒發出微弱的燈光照明,踏上一級級的梯級,一步一步往上爬。 2.搖搖欲墜的吊橋,是必經之路。 3.橋下是林明河,椰樹的倒影映在河上,風光迷人。 |
天色開始變藍,大地的輪廓逐漸清晰,主角雲海粉墨登場,為這場光影饗宴揭開序幕。山頭上每個人的嘴形都很有默契張得大大,接著仰天長長地"嘩"了一聲。
雲霧縈繞,讓山巒間的層次更加鮮明,遠處的查惹洞(Gua Charas)仿彿孤島般矗立在浩瀚的雲海中,遙不可及。天地間的色調每分每秒地變幻,繪畫出一幅幅山水畫,刺激著眼球內的視神經。
太陽還是無法突破雲層,天空完全亮了,遊客們沒有再等待,陸續下山,我們意猶未盡,拍起寫真。驚喜往往都會留給堅持到最后的人,那顆蛋黃終于擺脫雲霧的糾纏,出現在大家眼前,灑了一地金黃色。我們非常滿足,這下才捨得下山,回到住宿用早餐。雖然只是炒飯煎蛋,卻非常享受這難得的簡單。
博物館重溫輝煌時代
為了對這小鎮的背景有更好的瞭解,我們驅車到附近的林明博物館(Muzium Sungai Lembing)參觀。
林明曾經是世界第二大的錫礦產區,產量僅次于玻利維亞,但由于80年代錫價滑落,開始走向沒落。
![]() |
4.領隊帶我們到鎮外的錫礦場,進入廢棄礦洞裡體驗礦洞裡的黑暗世界。 5.由于獲當地政府不遺余力推廣旅遊事業,林明變得熱鬧起來。 |
大家出來后都埋怨沒什么特別,我卻覺得這是不錯的體驗。
一個人閑逛小鎮風光
回到林明大街,是時候安慰一下開始抗議的肚子,由于馳名的山水釀豆腐已經賣完,只好吃林明面,麵條的口感很好。為了爭取時間拍照,沒隨大家回住宿休息,一個人在大街上閒逛。
回想兩年前的林明是一片寂靜,猶如已經被廢棄的小鎮,相比之下,現在的林明由于當地政府不遺余力推廣旅遊業,變得熱鬧許多。
回程必須經過吊橋,橋下是林明河,椰樹的倒影映在河上,這小鎮風光迷人,若不是奪命連環電話再次響起,我應該又會誤了時間。
急急忙忙地把身體洗滌干淨,準備離開林明。行程的最后一站為距離林明不遠處的清水港(Pasir Kubur),是戲水的好去處。河畔儘是天然鵝卵石,人們拾起了石頭往河裡丟,看看是否能連續在河面跳動。有幾位婦女拿起紙袋裝鵝卵石,準備帶回家,本人非常遺憾本地遊客的保護環境意識還是處于低水平。